中国江苏网讯 近日,秦灶街道桥东村社区组织开展了“非遗蒲扇传古韵 党史薪火映初心”非遗蒲扇文化体验活动,并融入老党员传帮带环节,使非遗技艺传承与红色基因赓续同频共振。
活动伊始,老党员曹文明以历经岁月磨砺的蒲扇为喻,深情讲述往昔筚路蓝缕的奋斗征程,其中蕴含的坚定信念与奋斗精神,恰与不朽的八一精神一脉相承。手把手传授的不仅是编织技艺,更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与坚如磐石的信仰力量。他殷切寄语在场年轻党员及青少年:“要如蒲草坚韧、如竹篾正直,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牢牢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年轻党员们深受触动,郑重承诺将永葆初心,传承奋斗薪火,以实际行动践行誓言。

崇川区全民阅读推广人仇天敏以《非遗里的中国》为蓝本,深入浅出地为现场青少年及党员同志讲解蒲扇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从《诗经》“其叶有幽”的古老记载娓娓道来,并结合江南“蒲扇纳凉”的悠远民俗,生动阐释了蒲扇作为生活器具之外更深层的文化意蕴与劳动智慧。“小小蒲扇,不仅驱散暑热,更是匠心的结晶与美好愿景的寄托。”仇天敏指着扇面精致的竹编纹路说道,“‘万字纹’象征吉祥永续,‘回纹’寓意生生不息,每一道经纬都凝结着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永恒追求。”

“手稳心静,一压一挑。”在充满传统手工韵味的氛围中,志愿者细致演示了非遗蒲扇制作过程中从选材、劈篾到编织、收边的十余道繁复工序,在志愿者和家长的协助下,青少年兴致盎然地化身“非遗小匠人”,开启编织实践。面对“篾条如何交叉”“松紧如何把握”等初次接触的难题,孩子们全神贯注,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积极尝试。活动现场草香弥漫,童声交织,一柄柄凝聚童心的蒲扇初具雏形,社区王露晗小朋友骄傲地举起作品:“这可是我的‘限量版’创作!”

下一步,桥东村社区将持续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功能,深挖本土文化资源,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精心策划更多内涵丰富、形式生动的文化活动,为筑牢基层思想文化阵地、培育时代新人注入源源不断的深厚滋养。(李峰 王晨露)